□本報記者 桑蕾
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提出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這一點在“民營經濟45條”第七部分“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中得以體現。
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關系到我省民營經濟的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何謂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主要體現在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做到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成為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因此“民營經濟45條”從強化對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引領、強化對民營經濟人士的常態化培訓、加強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四個方面全方位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深化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這是我省統戰部門和工商聯一直在做的工作,要讓民營經濟人士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團結引導更多民營經濟人士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信心。
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與民營經濟發達省份相比,我省民營企業有的存在憂患意識不夠,缺少戰略思考和前瞻規劃;有的市場意識不夠,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愿意與其他企業合作;有的精品意識不夠,對品質和品牌不夠重視;有的創新意識不夠,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感知慢接受慢,對國家和全省發展規劃不夠及時高效。
為了幫助企業家站得高看得遠,“民營經濟45條”提出各級統戰、工信、地方金融監管、工商聯等部門每年制定有針對性的民營企業家培訓計劃,重點在拓展國際視野、把握產業態勢、增強決策能力、利用資本市場、提升營銷策略、順應數字經濟、主動管控風險等方面加強培訓。
為了幫助我省民營企業實現老一代企業家與新一代企業家順利過渡,“民營經濟45條”提出加強對民營經濟人士的梯次培養,建立健全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傳幫帶輔導制度,實現事業新老交接和有序傳承,既關心重視老一代企業家又注重加強對新一代青年企業家的培養。哈爾濱秋林里道斯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仲兆敏就曾表示,自己這些年更關注民營企業發展的事,已經把企業交給兩位接班人,這也是她最大的貢獻。
省工信廳中小企業局局長崔玉冬表示,目前我省很多民營企業都處在“新老交接”的階段。如何為企業選擇一個合適的當家人是很多企業面臨的課題。因此“民營經濟45條”將這一課題列出,目的就是助力青年企業家的成長,培養出一批能夠站在全球經濟發展的視角,敢于創新、敢于問鼎一流的企業家,助力黑龍江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