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委員沙龍活動在林口縣眾康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舉行。白色的鵝群在水池中嬉戲,場外青草搖曳,場內牡丹江市政協副主席張富廣與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林口縣政協工作人員及農業領域的市政協委員、行業專家學者、相關部門負責人、鵝產業龍頭企業代表、養殖大戶圍坐一圈、暢所欲言,共同探討“推進全域養殖,助力牡丹江鵝產業擴面增量”這一重要議題,現場氣氛既充滿“泥土味”又洋溢著真知灼見的智慧火花。


此次活動打破了以往委員沙龍的參與模式,擴大了參與范圍,不僅有政協系統內部人員,更廣泛吸納了與鵝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各方力量,是市政協在凝聚各界智慧、匯聚發展合力上的一次新實踐。

不同于以往在會議室舉行的會議活動,此次委員沙龍將地點選在養殖場這一基層一線,委員們直面界別群眾。養殖大戶在自家“地盤”上,結合實際情況,將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品種較單一、貸款融資難、回報周期長等問題和盤托出;企業代表分享了市場需求和產品銷售經驗;專家學者從專業角度分析產業發展趨勢和技術難題;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真記錄,現場回應政策支持方向,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方式,讓問題暴露得更加直接,也為后續解決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活動中,各方圍繞鵝產業擴面增量展開深入探討。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加強政策扶持、完善產業鏈條、打造品牌效應等一系列建議;專家學者針對養殖技術、疫病防控等問題給出了專業指導;政府部門表示將整合資源,加大對鵝產業的支持力度;企業和養殖大戶則就訂單合作、利益聯結機制等進行了深入溝通。
此次委員沙龍成功搭建起政府部門、科研院所與養殖戶之間的溝通橋梁,讓先進技術和政策能夠更好地惠及養殖戶;搭建起產業鏈前端養殖戶與末端銷售企業之間的合作橋梁,有效解決了產銷對接不暢的問題,實現了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推動牡丹江市鵝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來源:牡丹江市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