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輛從俄羅斯入境、滿載煤炭和原木的貨車駛入口岸;一輛輛裝滿鮮花、汽車等產品駛向俄羅斯的貨車絡繹不絕……大批俄羅斯游客經饒河口岸入境休閑、購物、旅游、養生,饒河口岸便捷的通關環境和“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暖心服務,吸引了俄羅斯游客頻頻來饒歡度節日。
饒河縣作為雙鴨山市唯一的口岸城市,精準對標落實“省委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部署要求,堅定實施“四基地一窗口”發展戰略,充分利用“龍東互市貿易示范窗口”
獨特的地緣和區位優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發揮跨境電商園區作用,加快推進“買全俄賣全國,買全國賣全俄”戰略布局,以產業聚集實現貿易、投資、產業與市場的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打造全市向北開放新前沿。

全力推動互市貿易產業發展
3月3日,2.7萬余枝鮮切鮮花從饒河口岸通關出口至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為即將到來的國際“三·八”婦女節提供鮮花。
饒河口岸以運距短,通關快的優勢,讓以往“打飛的”形式飛往俄羅斯的鮮花更加便捷快速的運往目的地,同時也讓中國鮮花產品價格在俄羅斯更加“親民”。便利快捷的通關流程使饒河口岸進出口貨物種類不斷豐富,原木、煤炭、板材汽車配件等進出口貨物呈現增長態勢,對俄雞肉出口、二手車出口、俄羅斯泥炭進口實現“零突破”。
為保障出入境客貨運輸的順暢高效,饒河口岸持續優化通關環境,助力口岸通關效率不斷提升,充分發揮運距短、通關快、服務優等優勢,口岸各相關部門密切協同合作,強化溝通聯絡,不斷加強服務引導和政策宣傳。饒河口岸2024年出入境客運量34484人次,進出口貨運量2.34萬噸,出入境人員、車輛均超過2023年總量,實現“雙量突破”。2024年12月30日出入境客運量高達852人次,創2023年6月饒河口岸恢復通關以來的單日新高。
深入推進對俄交流合作
近年來,饒河縣用好用活國際友城平臺和城市特色資源,進一步加強與俄比金市政區、波扎爾市政區等毗鄰城市聯系聯絡工作,積極組織與俄方相關企業的對接洽談,促進雙方企業進一步交流合作。
密切與駐哈巴總領館、俄羅斯行業協會等各類對外交流組織和機構的聯系,不斷拓展對外交流的地區范圍,加強雙向溝通,建立長期穩固的交流合作關系。提升對俄口岸城市功能,搶抓中俄“東北—遠東”互利合作機遇,加大過貨能力。吸引更多國內外企業把加工基地、貿易樞紐、結算中心落地饒河。
鼓勵更多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不斷壯大跨境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成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授權建設并定名的俄羅斯國家商品館,形成了前方外貿口岸和后方生產基地互動、貿易結構與產品結構相適應的外向型產業新格局。
同時,深化對俄金融、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積極參加中俄博覽會及對岸城市的文體活動交流。拓展俄羅斯旅游市場,充分利用“免簽”政策,打造饒河—比金—波扎爾—哈巴—撫遠境內外結合旅游線路,同步開發俄羅斯遠東冰雪資源,組織開展中俄冰雪嘉年華活動,實現以境外旅游帶動境內旅游發展。

拓展對外開放大通道
為暢通口岸快速通關,拓展服務跨境新業態的深度廣度。近年來,饒河口岸不斷優化通關效能,加快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口岸客檢大廳擴建項目主體建設完成,推動智慧口岸建設,口岸管理向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開通跨境電商(9610)出口模式,成功打造國際現代物流園,基本形成以東北黑蜂產品加工、糧食精深加工及進出口加工等為主的生產加工體系,產業配套和鏈條延伸保障堅實。以互市貿易提升經濟硬實力、以通道建設夯實開放基礎,推動實行智慧通關,提升口岸承載能力。
同時,加快建設交通、口岸等重大基礎設施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抓好饒河—創業、饒河—東方紅沿邊鐵路建設項目謀劃和通用機場前期推進工作,爭取改變單純依靠公路運輸的局面;已完成饒蓋公路大岱林場至紅旗嶺農場段、小亮公路小佳河至河北大橋段改擴建工程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設,實現了南北雙向輻射;全力推進中俄四季浮橋項目建設,謀劃烏蘇里江大橋立項,提高口岸四季通關效率,全力構建水、陸、空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全方位提升饒河口岸通關能力和服務全市對外開放承載能力。
饒河作為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俄羅斯“歐亞聯盟”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饒河著眼國家和龍江所需、饒河所能,正在加快打造龍江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北部“戰略支點”、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邊疆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