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發展之要、競爭之本、活力之源。近年來,佳木斯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錨定省東部地區人才集聚中心建設目標,大力實施“才聚三江”行動,傾力構建“六環強鏈”人才工作體系,聚力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人才工作新格局。今天的佳木斯處處洋溢著創新的激情,澎湃著創造的活力,活躍著創業的身影,“才聚三江”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學子行·三江情”大學生實習實訓
新政破冰,打造驅動發展動能環
上新!人才新政;引才,不拘一格。
佳木斯著力打造“才聚三江”人才工作品牌,出臺了《“才聚三江”行動方案》,重點圍繞打造平臺載體、構建一流生態等六個方面,對人才工作進行前瞻謀劃和統籌布局。緊跟產業布局謀政策,圍繞構建省“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市“千百十”產業量級提升工程總體規劃,聚焦產業集群、鏈主企業等制定出臺《佳木斯市重點產業人才新政》,投入專項資金用于產業引才補貼、“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快形成產才互促良性循環。
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增活力。
聚焦農業、教育、衛生等重點領域出臺“產才融合發展”配套文件51個,引進培養農業領域專家27人;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教育和衛生系統專場招聘等重點工作成效顯著,高級職稱人才實現凈流入。
成功引才的背后是切實可行人才政策的硬支撐,佳木斯高質量發展人才優勢不斷凸顯。

聚佳人才社區全景圖
引水活源,打造金鳳來巢聚能環
以市場之手加速人才涌動。開展全市產業人才大調研,把住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摸清現有產業人才“家底”,掌握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大項目人才缺口,完善全市《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目錄》,出臺《急需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考核引進實施辦法》,助力精準引才提質增效。
緊盯“高端、急需、緊缺”三條要素線,依托創新創業平臺,靈活采取顧問指導、項目合作、技術入股等方式,靶向定位、柔性引才,提升高層次人才引進成功率。對接390所高校建立引才合作體系,創新現場報名、面試、簽約的“一站式”校園引才模式,引進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畢業生320余人。“佳人聚佳”專項引才、“學子行·三江情”實習實訓等活動取得顯著成效,駐佳高校畢業生、“雙一流”建設高校實習生留佳率均有顯著增長。
嚴格執行《佳木斯市人才流動監測工作實施方案》,對有人才流失傾向的用人單位下發督辦函,引導其采取拴心留人舉措,最大限度挽留人才。鼓勵用人單位主動對接聯系在外人才,強化鄉情感召,暢通“回流”渠道,目前教育、衛生領域已回流7名高級職稱人才。
壘臺筑夢,打造英才薈萃蓄能環
“英才沙龍”智慧火花爭相迸放,“科技工作者之家”創新創意激流涌動,一個個英才薈萃的學習交流平臺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
近年來,佳木斯堅持暢通育才渠道、創新培養方式,探索建立以用人單位為主體,黨委、政府、高校、企業多元化、一體化、精細化、全鏈條運作培養機制,將人才培育納入全市“強專工程”,在年輕干部人才中實施成長、業務“雙導師”制,開發線上培訓平臺,精選短微課程,助力青年人才拔節成長,佳木斯正在成為一片讓人才大有可為的沃土。
以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環佳木斯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兩區一圈”為牽引,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高校深層次、全方位交流,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組建產學研聯合體21個,攻關關鍵技術17項。引進中科院等高層次科創團隊28個,開展國家級試驗示范技術研究11項,以鍥而不舍的墩苗韌勁育出穗滿枝頭的累累碩果。

黑龍江人才周引才現場
以城相許,打造暖心安業賦能環
從吸引人才的非凡速度到禮遇人才的非常力度,佳木斯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下功夫,讓人才心有所安,心有所歸。
“初來乍到,不得先解決住的問題嗎?住得踏實才能干得安心。”畢業于山東大學的徐若雅剛來佳木斯時,她的第一個念頭是趕緊找個地方安頓下來,而“一路綠燈”的保障服務讓這個外地姑娘給佳木斯的初印象打了滿分。
從人才需求出發,佳木斯大力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投用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的聚佳人才社區。徐若雅通過“佳才閃辦”人才公寓申請平臺線上提交材料,“秒審秒辦”完成了社區入住,便捷的辦理流程讓人才切身感受來“佳”即是回家的幸福感。
對人才的態度,表達著佳木斯對人才的最高禮遇。綠色通道、服務專員、人才碼“三位一體”服務體系,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貼心服務。設立人才服務綠色通道120處,配強人才服務專員240人,將外國人才納入服務保障范圍,全年兌現辦子女擇校、體檢療養、津貼補貼、個稅獎補等服務事項1300余件。連續兩年選樹“三江英才”,高規格舉辦“8.18人才日”“人才觀影節”等人才系列活動,讓各類人才愛“佳”戀“佳”,在這片土地上安心、安身、安業。

黑龍江人才周引才現場
聲震三江,打造精彩繽紛勢能環
在“才聚三江”微信公眾號、抖音、嗶哩嗶哩等媒體平臺上,一個個人才故事,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愛才之心、待才之誠。
主要媒體高頻聚焦,全平臺宣傳成勢,《“才聚三江”行動奏響促進經濟發展強音》等200余篇文章被主流媒體刊發報道,邀請奧運冠軍武大靖為佳木斯人才工作代言,讓這座城市敬才愛才的好聲音在更廣處傳播。
15部人才科普宣傳片,用第一視角將人才干事創業的故事娓娓道來;《與城市共成長》《向著光的方向》引才宣介片和推廣曲釋放佳木斯繁盛開放,擁抱人才的力量;136部引才短視頻、《幸福在佳》人才政策微電影等,累計播放量達1100萬次;“市委書記進校園”引才活動期間同步開通直播帶崗,播放量23萬人次,佳木斯從不同視角和切面營造城市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才聚三江”品牌影響力得到有效提升。

聚佳人才社區全景圖
數智支撐,打造高效協同智能環
情景帶入、云游解說、學分兌禮.....佳木斯根據年輕人學習習慣及喜好,精心研發“佳才e校”培訓平臺,幫助人才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學、隨地學。
在此基礎上,為方便人才兌現人才政策,創新開發了“佳才閃辦”服務平臺,采集人才服務需求,打通部門信息壁壘,推動實現人才服務“一網通辦”“免申即享”,人才信息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建設“數字人才庫”,將2017年以來享受政策人才全部入庫管理,通過大數據信息處理技術,實現人才信息自動化分類、智能化分析,為全市人才資源開發等決策部署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