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管理局獲悉,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扎實推動對俄合作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積極進展,干成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難事,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推廣示范,經濟社會發展對全市和全省的貢獻日益突出,對俄合作成為最顯著的特色標識。成立近五年間,實際利用內資、進出口總額、新設外資企業數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分別為48.4%、38.1%、31.6%,均高于全省和全市3個百分點以上。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是國家級對外開放承載平臺,是對俄及東北亞合作的核心樞紐,被賦予“對俄及東北亞全面合作的承載高地和聯通國內、輻射歐亞的國家物流樞紐”的戰略定位。自2019年成立以來,片區立足對俄合作現實需要,復制推廣全國先進地區改革成功經驗252項,推出195項自主創新案例,其中49項入選省級創新實踐案例,“企業許可無感續證”入選國家第五批最佳實踐案例,“南北共建飛地產業園區”入選全國第三批推廣改革試點經驗,多項改革舉措得到中央深改辦、國家發改委、科技部高度認可,片區正努力成為深化改革和壓力測試的試驗田。
俄羅斯國家館
與此同時,片區聚力科創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主體培育和創新生態構建,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區內國家級“小巨人”企業數占全市35%,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數占全市30%,高新技術企業數占全市45.9%,增速連續三年超40%,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處于國內第一梯隊,不斷釋放科技賦能和創新引領的新動能
片區正做大做強自由貿易和向北開放的新平臺。圍繞省“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對外開放的重點產業項目,組建國際招商公司,多次赴俄羅斯、德國等國及我國香港等地開展商貿洽談,建成一批帶動力強的產業項目。全國首例引用俄氣供暖發電的軒轅集團燃氣熱電聯產項目完成調試,對俄消費類電子產品加工區、俄羅斯國家館等平臺類項目加快建設。2023年全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82.6%,實際利用內外資均居全市首位。
企業緊鑼密鼓生產中
片區持續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新生態。率先推出“跨境發證”“一業一證”“無感續證”“視頻驗證”“承諾代證”等“五證”審批服務,探索外籍商貿人員口岸簽證便利服務新模式,開通全省首家RCEP原產地證明打印服務,不斷提升便利化水平,切實服務外貿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片區將進一步貫徹落實“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的戰略部署及省市加快建設“開放龍江”、打造“向北開放之都”的工作要求,打造向北開放“首站地”,當好對俄合作的“中間人”,成為承載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
(視頻由受訪單位提供)
記者:薛婧;攝影: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