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職業學院學生在哈飛集團車間進行實訓操作。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進行木材家具制作。
□張爍 徐一銘 本報記者 趙一諾
深秋時節,黑龍江寒意漸濃,但職業院校的實訓車間里熱潮涌動。在黑龍江職業學院的刀具試切實驗室,學生們正調試新型設備;在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課堂,云設計軟件生成的三維效果圖躍然屏上;在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服務機器人實施與運維考試中心,學生們正在進行人機協同訓練……這些生動場景,是我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賦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黑龍江省教育廳緊扣東北全面振興目標,以高職院校為核心,構建“政校企協同、產學研一體、育訓賽貫通”的產業工人培養體系。“十四五”期間,全省高職院校累計培訓技能人才超150萬人次,高技能人才72.9萬人。職業教育以扎實的“效度”、暖心的“溫度”和攻堅的“力度”,為先進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提供人才支撐,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精準對接 按需培養專業人才
“職業教育要把生產場景搬進校園,要把課堂設在企業一線。”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彭樹青道出改革核心。圍繞產業布局,推動高職院校與重點產業深度融合,2025年全省新增專業點110個,撤銷停招與發展需求不緊密、就業質量不高的專業點137個,重點建設68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同時,推進15個市(縣)域產教聯合體和37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協同育人,聯合培養產業工人1.3萬余人,培訓企業員工8000余人,精準就業5877人。有效緩解了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技能荒”。
在裝備制造領域,黑龍江職業學院牽頭組建數控技術專業群,聯合哈飛集團、中國一重等20余家龍頭企業推行“入學即入職、畢業即就業”訂單培養,近三年輸送技能人才5000余人,60%進入哈電集團等重點企業。校長王利文介紹,學校還通過“龍知網”平臺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培訓體系,助力產業工人“不離崗”提升技能。
在職業教育課程革新領域,哈爾濱職業技術大學與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共同開發《人工智能通識與應用》課程,已被省內多所職業院校廣泛使用。自2025年起,全省職業院校已全面落實相關教學要求,每學期平均為學生開設不少于8課時的“AI+專業”人工智能課程,人工智能正逐步融入職業學校課程體系,持續推動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變革。
工學一體 打造成長“第二課堂”
“高職院校給了我改變命運的機會。”在黑龍江職業學院技能大師工作室,剛剛獲得“龍江技術能手”稱號的畢業生劉洋感慨道。通過學校與哈飛集團的現代學徒制培訓,他從普通農村青年成長為技術骨干,月收入從3000元增至1.2萬元。他的經歷,是我省推行“工學一體化”改革、助力勞動者實現價值的縮影。
目前,全省高職院校共有63個省級以上校企協同育人項目,228個現代學徒制班,在校生1.3萬人,承接企業委托開展的職工培訓項目818項。黑龍江職業學院與北京廣慧金通共建的空中乘務專業,就業率增至92%以上,60%以上畢業生進入民航系統,為本地航空業注入新血液,帶動200余名農村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針對鄉村振興和農民工技能提升需求,省教育廳建設29所省級鄉村振興優質校和一批產業學院,2024年面向“三農”開展各類技能培訓39.4萬人次,其中新型職業農民超3萬人次。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開設農機維修專業,采用“白天實訓+晚上授課”模式,學員李艷紅通過培訓獲得高級證書,年增收3萬元。該校已累計培訓農村技能人才6.5萬余人次,帶動1.2萬戶農戶增收。
技能競賽成為人才“加速器”。省教育廳構建多層次競賽體系,2023年首屆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帶動超萬人參與提升。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王縱橫榮獲世界技能大賽金獎后回校任教,輔導學生連續2屆獲得金牌,學生張磊在家具設計大賽獲獎后破格入職杭州企業,推動龍江家具企業與沿海地區達成12項合作。“競賽讓我們看到了差距,也明確了努力方向,更讓我們有機會將龍江職業教育的成果展示給全國。”張磊說。
產教融合 釋放職教改革乘數效應
“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能人才的主陣地。”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教育廳印發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和政策支持“三張清單”,明確29條人才規格標準、22條產業技術任務和19條支持政策。2025年,我省七部門聯合推出《黑龍江省高技能領軍人才三年倍增計劃》,以高職院校為核心,三年新培育領軍人才600人,帶動新增高技能人才6萬人。
目前,全省41所高職院校在校生超32萬人,多方共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3個、省級以上實訓基地150個,優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冰雪旅游等前沿專業82個。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共建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累計開展服務機器人技術員、人工智能訓練師培訓近1500人,助力人工智能賦能龍江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能提質增效。
體制機制創新持續突破。省教育廳推動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技術服務站”,鼓勵教師參與企業技術攻關,2024年,全省高職院校聯合申報科技成果100余項,橫向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獲知識產權500余項,技術合同年收入超1600萬元,企業捐贈設備值近5000萬元。黑龍江職業學院與哈電集團共建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研發的“復合移動機器人”應用于大型算力中心巡檢和運維,運維效率提升40%,年節省成本超200萬元,實現了“職教成果反哺產業”的良性循環。
此外,省教育廳將人工智能賦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作為“頭號工程”,推動高職院校與人工智能領域頭部企業深化產學研協同,共建現代產業學院,聯合開發《人形機器人智能決策與自主行動標準框架》等5項行業標準,并共同搭建了油田巡檢、康養服務等具身智能機器人工作訓練場景。當前,廳校企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協同服務的生態體系已初步形成,為黑龍江職業教育注入了人工智能新時代的新活力。
“讓每一位產業工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從“工業搖籃”到“技能高地”,黑龍江通過高職院校推動職業教育從“規模擴張”邁向“質量提升”。在產業學院、邊境實訓基地、鄉村振興課堂上,萬千技能人才正用雙手詮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內涵。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