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冬梅
王冬梅 遲瀟毅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成果的權威著作,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認真學習研讀這部著作,要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貫通學習,持之以恒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全面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發展過程,準確理解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的歷史與現實邏輯。
立意高遠 全面系統
立意高遠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的一貫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立足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以戰略眼光謀劃全局、引領發展。在第一卷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從成立那天起,就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第五卷進一步提出:“處在民族復興關鍵時期的當代中國,正在經歷著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人類歷史上非常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一論述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與時代特征,是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立意高遠的鮮明體現。
全面系統是本書的又一鮮明特征。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尤其關注改革的系統性,第二卷提出:“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第五卷又強調:“堅持系統觀念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從“重要方法”到“重大原則”,既體現了系統觀念在改革實踐中的價值升華,也凸顯了本書對全面深化改革規律的深刻把握。
主題明確 理念鮮明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的鮮明主題主線。第一卷到第四卷的首個專題均聚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五卷延續這一主線,以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系統闡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總體布局與戰略布局,令這一主題主線聚焦于新征程的中心任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更為明確的時代落腳點。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貫穿了鮮明的治國理念。一是堅持黨的領導。這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首要原則。第五卷強調:“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二是堅持人民至上。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一至五卷均強調以人民為中心是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在第五卷中提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這些理念貫穿全書,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清晰指引。
歷史思維 問題導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尊崇歷史、研究歷史,確立歷史思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歷史思維尤為鮮明,提出“只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本書以歷史思維深刻揭示現實問題本質。第三卷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說到底是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問題。”精準點出堅持初心使命的根本所在。第五卷接續探尋治國理政一系列問題的本質,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這些論述穿透現象、抓住本質,正是在對現實問題精準把握的基礎上,才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創新理論。
堅持問題導向是貫通本書的重要方法論。以問題為導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鮮明的理論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卷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在第五卷中指出,“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破解問題的過程,就是推進各方面事業發展進步的過程。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這部著作不僅解析問題,而且堅定解決問題的信心,并提出相應措施。針對金融工作提出“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等八條措施;圍繞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明確“九個以”實踐要求,真正實現把問題說清楚、把辦法講明白。這些植根問題、著眼解決的理論思考與實踐部署,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支撐與堅實的行動遵循。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