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赴實戰演練現場。本報記者 李健攝
本報訊(張牧秋 記者馬一梅 李健)15日,隨著秋季森林防火期正式結束,龍江森工集團2025年度秋防工作圓滿收官。作為守護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核心力量,龍江森工集團憑借全方位防控體系與科技賦能優勢,續寫了連續16年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的亮眼答卷,為658萬公頃林海筑牢生態安全防線。
今年,龍江森工集團始終將森林防火列為“頭等大事”,以“林長制”為核心構建四級包保責任體系。為深化聯防聯控機制,龍江森工集團累計完成“龍威-2025”系列應急預案演練219次、緊急避險演練203次,全面檢驗隊伍協同處置能力。
龍江森工集團還依托數字賦能,利用各級森林防滅火指揮中心功能,構建衛星監測、無人機巡查、遠程監控、人工瞭望、地面巡護、互聯網溝通“六道防線”,實現預警監測可視化全域覆蓋。通過“10分鐘接收、1小時抵達、2小時核查”的方式,全年核查衛星熱點404個。366架森防專用無人機、28處無人機機巢開展巡護3565架次,可突破地形限制完成自主巡護與火點偵察;利用199處遠程視頻監控搭建地面立體檢測網絡。升級氣象設施,390個林場(所)實現未來3天氣象預報全覆蓋,為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學決策提供氣象支撐。
為強化源頭管控,提升巡護效能,各單位在關鍵區域設立206個森林防火檢查站,在高火險期增設臨時檢查站455個,累計出動巡護人員9.5萬人次,嚴格執行入山火源管控與可追溯管理。自主研發設置630處“智慧卡口”,通過智能語音警示系統和錄像監測等設備,實現入山人員動態監管。利用無人機搭載可見光與熱成像設備,精準排查人工難以抵達的復雜區域,形成“空中+地面”立體巡護網絡。同時,通過科學開展計劃燒除,有效降低林下可燃物載量,從源頭遏制火災風險。
龍江森工集團以“五進”宣傳為抓手,在“5·6”大火反思日、“5·12”防災減災日等關鍵節點,針對居民、學生、留守兒童及老人等重點群體開展精準宣教。通過報紙、廣播、手機端、網絡平臺實現全方位覆蓋,全年媒體宣傳達3.1萬次,發放宣傳品82.8萬份,讓防火意識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