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曉云
“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現代化強省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擘畫了未來五年龍江發展的藍圖愿景,必將激勵全省上下‘重振雄風、再創佳績’。”牡丹江市委書記張國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十四五”時期,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牡丹江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牢記囑托、克難奮進,加快推動高質量振興發展,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大關;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速達50%,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年均增長33%,功率半導體產業集群填補省內空白;開放活力持續迸發,獲批產業協作區,口岸過貨量連續五年保持千萬噸、占全省比重達60%;城市功能不斷改善,牡佳高鐵、綏東機場順利開通,林海水庫投資完成率過半,公鐵聯運中心建成投用;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22年領跑全省,獲批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全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等國家級榮譽近百項。
“十五五”時期,牡丹江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全會精神,堅決扛牢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強“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重大使命任務,聚焦建設“六個龍江”、實現“八個振興”,堅持干字當頭、守正創新、狠抓落實,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牡丹江實踐。
一是爭當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排頭兵”。深入落實省委“雙買雙賣”部署,突出產業協作區、自貿試驗區引領作用,建立各類開放平臺聯動發展機制,積極承接先進地區產業轉移,壯大跨境產業集群,持續優化對外貿易結構,鞏固提升互市貿易、跨境電商等外貿業態,全面提升對外開放能級和水平。
二是打造東北沿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型工業化強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林木林紙、綠色食品、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提質擴量,加快推進北一半導體晶圓加工、小草綠能生物降解材料、拓思無人機制造基地等一批高技術、高成長項目形成產能、做大增量,不斷夯實“十五五”發展的產業根基。
三是構筑全國文化旅游名城和冰雪旅游高地。堅持以全域全季旅游為方向,強化鏡泊湖、雪鄉龍頭景區帶動作用,積極融入“哈亞雪牡”黃金旅游線路,深化景城聯動、景區聯通,市場化開發“特新精優”旅游產品,打通大旅游和大文化、大生態、大健康的融合路徑,持續擴大“鏡泊勝景·林海雪原”旅游品牌影響力。
四是建設黑龍江省東南部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主動融入區域發展戰略,著力提升交通通達度、區域協同度、發展開放度,加快謀劃和推動牡敦鐵路、海浪機場改擴建、綏東琿鐵路、牡延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治理效能,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建設更加宜居宜業的美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