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雅 吳明月 本報記者 趙吉會
“看到鄉親們通過我們推廣的新技術增加了收入,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援邊隊員劉雪站在豐收的田埂上,道出了其所在的援邊團隊共同的心聲。
2022年5月,20名來自我省各條戰線的優秀干部人才,積極響應省委“組團式援邊行動”號召,來到黑河市愛輝區,開啟了一段難忘的援邊時光。
為讓援邊的每位隊員在最急需人才的崗位上充分釋放才華與能力,黑河市愛輝區建立“調研摸底—需求分析—精準定崗”工作機制,通過深入村屯、學校等基層一線調研,精準識別農業技術更新、薄弱學科教學提升、專科醫療資源擴充等實際需要,最終確定20個專業崗位需求。需求確定后不久,20人專業援邊隊伍就來到了愛輝區,其中包含黨政、教育、醫療、產業四支小分隊。到崗后,他們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三年來,這支援邊團隊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累計協助爭取各類資金1700余萬元,為區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產業團隊牽頭制定了“大豆單產提升標準體系”,推廣先進種植技術,40余萬畝耕地大豆單產提升5%;協助建立產業研究院、科學家工作室等省級創新平臺8個,高新技術、科技中小企業持續增加,企業梯次培育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醫療團隊入駐黑河市第二醫院后,新建省級工作站2個,培訓醫護人員1500余人次、義診患者2900余人次,“激光碎石取石術”填補愛輝區技術空白。
教育團隊緊扣區位優勢,積極拓展對俄校際合作,并助力全省首家公建嬰幼兒托育中心投入試運營。看得見的創新成果、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成為“幸福愛輝”最生動的注腳。
為讓援邊干部安心安業,愛輝區創新“援邊干部人才管理服務辦法”,構建起全方位保障體系。建立“愛輝智庫”人才管理機制,實現“一人一檔”動態管理,邀請智庫人才擔任區級干部培訓特別講師。同時,成立“援邊干部人才之家”,提供標準化住宿、機關食堂就餐等貼心服務。為增強歸屬感,在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人才慰問、民俗體驗等活動30余場,并通過黨委聯系服務專家方式,及時解決援邊干部人才工作生活難題、聽取推動發展的意見建議。完善的服務保障體系,讓援邊干部人才真切感受到“此鄉是故鄉”的溫暖。
三年的朝夕相處,讓援邊隊員與愛輝區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他們以真心換真情,真正融入了這片北疆熱土。如今,首批20名援邊干部人才載譽而歸,新一批援邊團隊已來到愛輝,接力興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