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江森工鶴立局公司在植物園醒目區域安裝了一套75寸戶外雙立柱雨棚款數字標牌的氣象監測系統,現已調試完畢,正式投入林區氣象監測工作。這套新型設備的落地,標志著鶴立局公司在生態保護、林業生產精細化管理方面邁出關鍵一步,為林區氣象服務提供了全方位、高精度的技術支撐。
安裝屏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公司林業工作總站聯合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與設備廠家技術人員密切協作、高效聯動,從場地選址、基礎施工,到設備運輸、安裝調試,精準校準每一項監測指標,反復調試系統軟件,保障設備運行穩定、數據傳輸精準。
據設備廠家技術人員介紹,這套新型氣象監測系統功能覆蓋廣泛,是林區“環境感知中樞”,不僅能實時監測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強度、大氣壓強、風速、風向、降雨量等常規氣象要素,還可精準捕捉總輻射量、日照時長、露點溫度等關鍵數據,為林區氣候分析提供完整數據鏈。設備涵蓋土壤環境監測,可同步采集土壤溫度、含水率、EC值,以及土壤氮、磷、鉀含量等核心指標,同時對林區負氧離子數進行實時監測,全方位呈現林區生態環境狀況。
安裝調試完畢
“這套氣象監測系統就像為林區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以前很多靠經驗判斷的情況,現在都有了精準數據支撐。”鶴立局公司林業工作總站站長周長軍表示,林區氣象條件復雜多變,極端天氣、土壤墑情變化等直接影響森林資源安全和林區農業生產。新型氣象監測系統的投用,能夠及時捕捉氣象和土壤環境動態變化,為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造林育苗、植被養護等工作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有效降低氣象災害對林區生態和生產的影響。此外,該系統更是全方位的宣傳陣地,依托高清顯示與播放功能,為林區各類活動及科普防護常識營造宣傳氛圍,成為綜合生態功能的實用利器。
實時數據上傳到生態調度指揮中心
“下一步,我們將安排專人負責系統日常運維與數據管理,建立常態化監測機制,定期分析匯總監測數據,形成專業氣象服務報告,為林區生態保護、資源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持續保障。同時,還將持續推進林業數字化、智能化建設,不斷提升林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守護綠水青山、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注入更強科技動力。”鶴立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張維旭告訴記者,新型氣象監測系統投入使用,不僅填補了鶴立林區綜合環境監測的技術空白,更彰顯了科技賦能生態保護的堅定決心。未來,精準的氣象數據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態效益和服務效能,為建設和美林區保駕護航。
馮大軍 周長軍 楊明宇航 記者 馬一梅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