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設。

新能源項目。

大廣高速進城連接線。

綠特色食品產業園。

德倫堡啤酒生產車間。

豐收節。

國家級濕地公園西海公園。

肇源歡迎您。

皮革加工車間。

鯰魚溝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俯瞰城市。

江畔景色。
□本報記者 李民峰 趙吉會
夏風清揚,隱現碩果。鯰魚溝實業集團投資1.8億元開工建設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產業鏈條愈加完整、強壯;投資10.2億元的魯源日升(二期)生物制藥產業園項目奠基開工,將成為東北三省規模最大、劑型最全的生物制藥企業之一;清潔皮革園已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皮革產業基地,入駐企業97家,累計實現產值441億元……
歷經多年的積淀與發展,肇源縣已形成差異化發展優勢明顯的清潔皮革、基礎雄厚的綠特色食品加工、快速崛起的油田服務三大基礎優勢產業。這其中,離不開肇源經濟開發區的托舉之力。辟建于2011年的肇源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一區三園”功能園區格局,即綠特色食品產業園、清潔皮革產業園、新站糧食產業園(現由該縣新站鎮管理)。現有入駐企業120戶,其中規上企業76戶。
抓招商、出政策、促轉型,近3年,肇源經濟開發區分別以68.74億元、86.7億元、102.2億元的產值遞增,實現逆勢上揚。“打造健康食品產業集群、生態皮革產業集群和頁巖油油服產業集群”,目標明確的肇源經開區,正借著肇源縣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東風,乘勢而上,闊步前行。
A 升級傳統產業 培育新興產業
今年24個產業項目集中落地
近日,在肇源縣鯰魚溝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鹽堿地水稻種植基地,兩架裝有水稻種子的無人機在技術人員操控下,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航線,在水田上空來回巡飛播種,“一次性就能播種200畝,而且不用補苗。”該公司董事長蔡云樓告訴記者。
作為肇源經開區的“明星”企業,得益于肇源大米品牌成長起來的鯰魚溝實業集團自2021年開始進軍生物經濟領域,利用乳酸菌技術改造鹽堿地。該集團正在建設中的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涵蓋鮮食蔬菜生產、生物菌制劑生產、玉米原糧倉儲、預制菜加工,產業鏈條愈加完整、強壯。
“肇源氣候條件好,飼料優良,畜產品受歡迎。”據肇源縣項目服務中心主任張艷明介紹,2022年以來,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慶鑫慶吉肉業公司同北京二商集團建立合作,實現每年屠宰100萬頭,把肇源豬肉常年供給北京市場。2017年落戶的大慶鵝香久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滿負荷加工能力300萬只左右,直接供貨武漢周黑鴨公司、上海紫燕食品公司。2021年新上的鵝絨生產線年利潤達4000多萬元。在政府背書下,公司目前正準備試水熟食和休閑食品領域。
就在上月,肇源縣委縣政府在廣州簽下8個皮革產業項目,涉及牛皮羊皮加工、羊毛精洗、羊毛衫加工等紡織品項目,項目總投資12億元。8個項目的成功落地,也是肇源縣規模最大、簽約額度最高、產業鏈條最全的一次高規格簽約。項目投產后,將進一步推動肇源縣皮革產業結構升級、業態創新、鏈條優化。
“中國特色皮毛產業之鄉”“中國皮革產業基地”……作為全國僅有的10個皮革專業加工園區之一,肇源縣在建成東北地區最大的皮革產業園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構建皮革全產業鏈,規劃建設標準化微企孵化園,引進高端皮革產業集群。如今,肇源經開區清潔皮革產業園入駐企業97家,累計實現產值441億元,稅收7.15億元,出口創匯1.4億美元。肇源縣投入資金1.3億元,對皮革園區污水、污泥處理等環保設施提標升級,同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努力打造上下游關聯、產品功能互補的皮革產業集群,逐漸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今年將新建的后整飾生產廠房能容納18家企業加工生產,2025年皮革園區的總產值將達到100多億元。”黑龍江龍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旭對記者說。
“肇源將迎來有史以來難得的發展機遇!”肇源縣主管項目建設的副縣長付晨陽說,“大慶油田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對肇源是特大利好,大量油服產業落地將給肇源二、三產業提供廣闊‘錢景’。我們正在進一步完善油服產業園和‘頁巖油小鎮’服務保障功能,全力構建綠色油服產業集群。”
據介紹,去年一年肇源縣就引進12家油服和配套產業。其中大慶永鑄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已在自己開啟的“賽道”上全力奔跑起來,該公司董事長張春龍介紹,鉆井液生產再利用項目去年11月投產,公司當月就晉級規上企業。危廢處理項目廠房竣工,下半年能正常生產,危廢物品無害化處理項目正在辦理環評手續。
肇源地處風口,是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的絕佳選擇地。去年,明陽風電、華能蒙東、國瑞以及東方日升三家風電、一家光伏企業進駐肇源,總投資接近60億元。今年,國瑞風電擬投資6億元建一個覆蓋東北三省的儲能項目,很快動工……
以綠色食品、清潔皮革、油服三大主導產業為主,升級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肇源縣招商引資從“大撒網”到“靶向招商”,一些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陸續進駐。經過多年打磨和沉淀,今年24個產業項目集中落地、集中開工,成為肇源近年來項目建設成效最大的一年。
B 引進境外天然氣 建成大數據中心
著眼未來“人無我有”要素齊備
在肇源經開區綠特色食品產業園內,站在德倫堡啤酒公司生產車間二樓走廊向下看去,近處一條新生產線正在調試,遠處一瓶瓶一罐罐的精釀啤酒從生產線上源源輸出。公司生產負責人程恩鋒介紹,公司年產值2億元,天然氣成本一直在1000萬元左右。今年如果順利用上俄羅斯天然氣,預計年節省300萬元。
“俄氣引進肇源,已經成了我們招商引資的一項巨大優勢。植物(花卉)精華提取生物產業項目、文豐3萬根小腸及肝素納加工項目的順利落地,可以說和俄氣關系很大,僅這兩個項目帶來的投資就達到1.8億元。”據肇源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孔翠峰介紹,由于中俄天然氣管線毗鄰肇源縣域,縣委縣政府抓住機遇,聯合社會資本共同投資1億元,共鋪設管線40公里,將平價天然氣通過管道引入縣城,不但讓廣大居民受益,也滿足了園區企業用氣需求。
“項目去年12月已經全部完成,今年上半年將正式接通使用。投用后,肇源縣城鎮居民天然氣價格可由目前的4.2元/立方米下降1元多,企業用氣成本將下降30%。”孔翠峰說,如果算上維修成本與熱值差距,引進俄氣為企業節約的資金將更加可觀。“每年8000萬立方米的輸氣量,更為肇源未來項目引進預留了足夠空間。”
“今年下半年,我們將給德倫堡啤酒、鯰魚溝實業集團兩家企業的生產線安裝傳感器,幫助企業實現生產系統智能化和企業經營管理方式轉型。”肇源縣大數據發展和服務中心主任韓立偉說。2022年,肇源縣數字經濟產業智能融合服務中心項目啟動,成為全省縣級行政區域建設大數據中心的領跑者。投資1.6億元的首期工程年末投用,全部建成投用后,將推動全縣數據的匯聚共享,以數字化賦能農業、工業和現代服務業。
“我們不只有俄氣和大數據,區位優勢,也是我們充分開掘的對象。”據付晨陽介紹,肇源地處哈爾濱、長春、大慶中心圈,大廣高速、哈肇高速、明沈公路、牙四路貫穿全境,交通非常便利。以此為依托,肇源引入了投資1億元的南北極冷鏈物流園建設項目,從事北菜南運、進口牛羊肉和海鮮分包加工、冷鏈物流等業務。“年內可以投產,年可實現流通蔬菜及冷鮮凍貨產品4.2萬噸。”
C 創新服務模式 做好全周期服務
全力打造優渥一流營商環境
近年來,肇源縣精準切入,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持續推動營商環境提檔升級。2022年肇源縣營商環境位列大慶市優秀等次,全省首創的“納稅窗口業務辦理時限監管系統”等6個營商環境創新模式收效明顯。
清潔皮革園投資者在就醫、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出于對肇源經開區清潔皮革園投資者的‘偏愛’,上述政策被明文寫入肇源縣優化營商環境相關舉措之中。”黑龍江龍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旭說。
在肇源經開區項目服務中心,墻上一塊“四到服務”的牌子格外醒目:不叫不亂到,隨叫隨時到,說到必做到,服務很周到。這既是肇源縣在踐行親清政商關系中提出的口號,也是全縣相關部門一直秉承的服務理念。
去年4月疫情期間,肇源縣重點企業豐源牧業的鮮奶運輸出現了堵點,每天直接經濟損失60多萬元。縣委縣政府特事特辦,在符合防疫要求情況下,為企業運奶車配備了專門的“護航員”,每天準時護送車輛通過大廣高速收費站。
去年10月,鯰魚溝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鯰魚溝”商標權作為質押,順利向銀行申請了2400萬元貸款。“這是肇源縣創新商標質押模式、解決企業融資難題的鮮活案例,也是大慶市商標專用權質押的首單首例首件業務。”肇源縣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局長崔文超說。
為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全周期服務,肇源縣實行領導包聯制,從縣級和鄉鎮(部門)兩個層面分別建立領導干部包聯重點項目工作機制。成立重點項目推進專班,對全縣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特別是產業項目,按照實際需求實行審批代辦,包括企業注冊登記、項目核準備案、規劃、土地等所有審批事項及要素保障、中介服務等,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立體化保駕護航。
本版圖片均由肇源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