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成投用的互市貿易產業園。

寒區試車高新技術產業園,自動駕駛測試項目。
□尹紅梅 本報記者 邵晶巖
黑河作為中國最北地級市,是“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在對外開放合作中的區位優勢絕無僅有,可以發揮黑河自由貿易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邊民互市貿易區、國家陸上邊境口岸型物流樞紐等多種國家戰略政策優勢加強對外合作,收到更大溢出效應。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2019年8月,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黑河自貿片區啟動建設,黑河正式進入“自貿區時代”。黑河自貿片區總體面積20平方公里,規劃為國際自由島、國際商務港、文創智慧谷、制造加工園區、產貿物流園,新型智慧街區六個功能分區。重點發展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游、健康、沿邊金融、寒地試車等產業,培育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建設跨境產業集聚區和邊境城市合作示范區,打造沿邊口岸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目前已經獲批“十四五”期間國家首批陸上邊境口岸物流樞紐、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成立以來,黑河自貿片區主動對標世界銀行標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在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上推出了多項服務舉措,掛牌至今,新增注冊企業已達3133家。
在跨境產業合作、科技成果轉化、招商引資等方面,黑河自貿片區推出了“招商引資二十條”“互市貿易九條”一等批高含金量的“政策包”,打造中外企業投資興業的新高地。比如,黑河自貿片區對土地投資強度符合國家級園區要求,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納統額達到3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人民幣的,分別獎勵100萬元、300萬元、700萬元人民幣的基礎設施配套扶持資金;對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到位資金在200萬美元、500萬美元、1000萬美元以上的新建產業項目,投產運營后,按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納統額的3%、6%、7%予以獎勵。鼓勵外籍高層次人才在黑河片區就業、創業和進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其個人收入所得對本級經濟發展貢獻按100%給予獎勵。同時,所有在黑河自貿片區內的工業用蒸汽、燃氣、水以及供熱費、廠房租金均執行最低優惠價格,并進行充實完善和動態調整,以打造中俄邊境地區政策最優惠的經濟區域。
在產業發展方向上,黑河自貿片區以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利用、農林產品加工、商貿物流三個跨境產業集群為支撐,以跨境裝備制造、文旅康養、沿邊金融三個特色產業為重點,以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為增長點的“334”現代產業體系布局已初具規模。
跨境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近年來,黑河自貿片區發展壯大了具有相對供給優勢、與國家政策導向高度一致、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產業集群。
一是跨境能源綜合利用產業。依托進口電能的要素優勢,黑河五秀山加工園區已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高載能新材料加工產業集群。下一步,黑河自貿片區將繼續推動跨境能源合作,立足硅硼新材料加工產業基礎,引導工業硅生產向有機硅、多晶硅等方向發展。加快構建液氦、LNG、LPG、氫能等新能源化工產業鏈。
二是跨境農林產品加工產業。依托互貿加工政策和業已成熟的進口大豆產業基礎,積極延伸大豆加工產業鏈,深度開發大豆蛋白、異黃酮、卵磷脂等高附加值功能食品。同時,隨著進口肉類口岸獲批和進境品類的增加,將籌建進口食品加工產業園并重點引進培育國外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及創業者;木材加工產業方面,依托新絲路集團別洛戈爾斯克木材儲運加工基地與中國境內的木材產業園,進一步提高境內外板材收儲加工能力,陸續引入國內大型龍頭企業共同完善和壯大產業鏈。
三是跨境裝備制造產業。黑河利源達集團已在國外取得300多款車型的OTTC認證,目前,黑河自貿片區正積極引導利源達集團與國內頭部集團合作,探索跨境建設工程機械整車裝備和零配件生產基地。
四是跨境商貿物流產業。以黑龍江公路大橋、跨境索道、黑河鐵路改造升級等大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黑河自貿片區正全面加快推動國際物流樞紐、綜合保稅區建設。依托海外倉、黑河邊境倉、哈爾濱、義烏中繼倉的“多倉聯動”布局,積極引進物流企業,共同構建聯動互補的跨境商貿物流體系。發揮黑河“全球購”電商平臺、“互貿+電商”線下體驗店、跨境電商直播基地信息引導和消費構建功能,有計劃地組建面向泛俄語系國家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積極吸納更多銷售企業及自媒體主播加入,實現產品高效互通。
五是跨境旅游文化產業。以大黑河島——黃金海里項目建設為契機,共同構建文化旅游跨境協作產業,嘗試推出跨境自駕游、多國游等路線;借鑒中俄文化大集活動經驗,探索共同舉辦中俄國際商業演出、體育賽事、國際電影節等文體節慶活動。
六是跨境新興產業。目前,黑河自貿片區已經規劃開發占地35萬平方米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大黑河島電子產品及輕紡家電展示銷售中心、二手乘用車交易市場等新經濟業態載體,為滿足和拓展國內國際消費服務端市場、推動新型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支持;同時,將進一步完善生物經濟產業園、中醫藥公共產業平臺的配套服務功能,鼓勵和支持農副產品、中藥材研發及加工企業開展境內外產業鏈供應鏈聯動和專利成果轉化。
圖片由黑河自貿片區黨工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