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記者 徐佳倩 攝/本報記者 荊天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深入實施大項目拉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公共服務促進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穩定就業和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等計劃。13日,省政協委員、省人社廳副廳長何衍春接受記者采訪,就如何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等社會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答。
何衍春介紹,2022年,我省堅決扛起穩就業保就業的政治責任,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7.37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24.6%。
何衍春表示,2023年全省人社系統將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開展“六項計劃”,即“經濟發展促就業計劃、政策賦能促就業計劃、公共服務升級促就業計劃、職業技能提升促就業計劃、風險防范化解穩就業計劃”,確保全省就業局勢持續穩定向好,全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縱深推進大項目拉動就業,加強項目建設與人力資源配置、就業培訓協調聯動,創造更多優質就業崗位。加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深入開展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
強化積極就業政策,調整優化即將到期的階段性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突出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支持。為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就業提供強有力政策支持,最大限度用好創業培訓補貼等政策工具。
實施重點群體兜底保障促就業計劃。健全校地聯動服務機制,常態化開展專項招聘活動,強化困難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幫扶。選樹特色勞務品牌,著力穩定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大力推進“充分就業”社區建設,統籌做好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幫扶。
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持續實施黑龍江省職業技能培訓行動計劃,對接產業振興發展深入推進重點群體、重點行業專項培訓,廣泛開展貼近企業崗位要求和勞動者就業需求的培訓。落實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強力推動“技能龍江行動”,完善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9大產業“政校企”技能人才培養聯盟運行機制。
健全失業監測預警機制,密切跟蹤重點地區、重點群體、重點行業失業動態監測,增強風險預警預判能力。強化風險應對處置機制,制定分級政策儲備和風險應對預案,實行20人以上的規模性裁員“零報告”制度,加強對企業勞動用工服務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