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董盈
2022年,龍粵兩省對口合作走過五載,“黑土與嶺南的交響”翻開嶄新樂章。
這一年,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提升龍粵、深哈對口合作水平,打造對口合作全國樣板。”我省會同廣東省編制印發了《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十四五”實施方案》,確定了四大領域共22項重點合作任務。龍粵兩省發改委聯合印發了《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2022年工作要點》,確定年度重點任務,指導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全面推進對口合作工作。
在我省和廣東省兩省的持續高位推動下,從理念機制創新借鑒,到產業項目資本對接資源互補,從干部人才交流培訓,到科研技術創新攻關,從園區平臺載體建設再到攜手對外開放……龍粵合作規模持續擴大,合作模式不斷刷新,結出豐碩的合作成果。
多層次交流互動打開合作新通道
走近彼此,才能發現更多合作可能。這一年,多層面的交流與互動讓兩省的情感基礎和人文共識更加深厚,同時打開了兩省合作的新通道。
應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之邀,設計了冬奧會頂流IP“冰墩墩”的廣州美術學院團隊到七臺河、雙鴨山等地調研考察,實地感受城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蘊藏的無限潛力,并與七臺河市政府簽下戰略合作協議。東莞企業家考察團走進牡丹江市,全方位了解牡丹江市的人文環境、地理區位優勢以及營商環境,尋找合作契機。
南來北往。借2022世界5G大會舉辦之機,省工信廳牽頭組織9個省直部門和13個市(地)赴深圳展開招商活動,與珠三角地區近200家數字經濟領域企業代表共同召開對接會。齊齊哈爾市在廣州市設立招商中心,派駐8名干部,與廣州對口協作辦進行常態化對接,全年走訪企業134個、商協會98家。
除了密切經貿交流,省發改委、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深圳報業集團共同構建的龍粵合作融媒平臺正式上線,打造龍粵合作融媒平臺“3+4+1xN”模式,三大媒體集團合作,開設龍粵、粵龍,龍深、深龍四個頻道和“龍粵招商”微信公眾號,利用三大報業集團新媒端賬號矩陣等N個融媒端口,與龍粵合作融媒平臺形成聯動互補,全網傳播,為龍粵多層次合作添上靚麗一筆。
我省還集中選派62名優秀年輕干部赴廣東省對口合作城市和省直單位開展為期6個月的跟崗鍛煉。據統計,截至2022年10月末,兩省社會各界開展經貿對接、學習培訓、行業互訪等交往交流活動達220余次,近7000人參與互動活動,有效提升了對口合作的范圍、規模和層次。
做大產業合作“蛋糕”激活新引擎
這一年,產業合作依然是龍粵合作的支撐點和著力點。兩省在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四大經濟發展新引擎”,以及農業、傳統優勢產業、服務產業等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經濟新引擎領域合作加速推進。省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推動“一總部、雙中心”建設。深哈產業園作為龍粵對接、深哈合作“新標桿”,目前,園區累計注冊企業506家,注冊資本金176.55億元,科創總部簽約入駐率達88.96%,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度達74.13%。華為、東軟、惠達科技、庫柏特機器人、思靈機器人等多家數字經濟領域頭部企業已經落戶,國際人才工作站、深圳國際仲裁院等機構投入運營,深哈對口合作內容不斷豐富、質量不斷升級。
肇東星湖科技深度對接兩省生物技術、生物產業、生物經濟領域要素資源,形成了產業鏈齊全、配套完善的核苷類產品產業集群,核苷酸生產能力躍居世界第二位。
推進兩省創意設計產業融合發展,哈爾濱市發改委與洛可可集團、哈爾濱新區管委會、深哈產業園簽訂共建洛客黑龍江區域總部戰略合作協議;哈爾濱新區與深圳工業設計協會共同啟動創意設計產業園項目。哈爾濱市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產業招商懇談會舉辦,哈爾濱、以珠三角地區為主的國內外150余名文化旅游和創意設計企業負責人現場或線上參會,10個項目現場簽約,簽約總額達687.03億元。
省政府與華潤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進入快車道。華潤雪花推動雪花純生生產線改造項目建設完成,新增純生啤酒產能10萬千升,產品已投放黑龍江和吉林市場。華潤集團在佳木斯市投資興建的樺川、樺南、富錦3個清潔能源項目和華潤三九中醫藥產業項目同期開工建設。
同時,兩省在服務產業合作上實現跨越發展。深圳市寶攜投資有限公司在我省投資建設哈爾濱錦然工藝博物館,打造集購物休閑、文化傳播的專業化世界級琥珀交易中心,已于年內完工運營,預計年可接待游客10萬人次,年產琥珀創意系列文創產品1萬件。中國(深圳)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在我省投資建設哈爾濱夢幻冰城文旅綜合體項目,總投資約155億元,目前已簽訂框架協議。
龍粵科教資源強強聯手再上新臺階
這一年,龍粵兩省整合雙方優勢科技資源,在科技創新上繼續強強聯手,科教合作再上新臺階,尤其是在裝備制造技術提檔升級上成果頻出。
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齊重數控和廣州數控合作的“重型數控機床系統國產化”項目,應用廣數系統的數控單柱立式車床實現了應用多自由度機器人進行刀具更換、刀具檢測、刀具管理等智能化功能。建龍北滿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的“高品質模具鋼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研究”項目,已完成小批量試制,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北美壓鑄協會標準要求。
中國一重與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合作的“船用高硬可焊特種鋼研制”項目,已完成化學成分優化設計。粵港澳大灣區金屬新材料產業聯盟與黑龍江省金屬新材料產業聯盟開展合作,達成中國一重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聯合開展長壽命切削刀具研制等12項合作意向。
哈電集團所屬企業為廣東省重點合作項目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務,汽輪機公司與鍋爐公司合力攻克新會雙水“上大壓小”60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重難點問題,確保技術準備、生產制造、包裝運輸等環節無縫銜接。電機公司累計為廣東省提供100余套發電機組,其中陽江抽蓄機組、深圳抽蓄機組及鯉魚洲水泵機組等大型裝備的關鍵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在醫療新技術研發應用上,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組織院內人員到南方醫科大學進修,學習新技術、新理念,提高診療水平和科研、教學能力,醫院內分泌科、康復科、婦科已先后與南方醫科大學聯合發表3篇SCI期刊收錄論文;讓“羊城”的醫療新技術更多地為“鶴城”百姓服務,年初以來,已有10項新技術成功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