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截至10月末,全省500個省級重點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開工率100%,開工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70個,增長了一倍多,荒溝抽水蓄能電站、哈爾濱北門街高架橋等85個項目先后竣工投產投用。
在“一季管兩年”的關鍵時間節點,全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全會精神,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加快項目建設力度,推動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本報今日起刊發“項目建設加速度 釋放發展新動能”系列報道,以現場新聞形式報道達產達效的重點項目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拉動作用和輻射效應。
□本報記者 薛婧
走近位于哈爾濱新區的深哈產業園,臨街一棟樓體上“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字樣格外醒目。這個由哈爾濱新區國有企業哈爾濱高科技開發總公司投資3.7億元建設的項目,短短半年時間就已完成建設投入試運營。
在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機房里,傳來持繼不斷的嗡嗡聲,這里的服務器正在高速運轉。
“從今年8月份投入試運營以來,已經有10多家單位應用我們的鯤鵬算力,目前還有50多家省內外企業前來洽談和對接合作。”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負責人萬勇告訴記者,該中心的通用算力有1萬多核,可以為成百上千家企業提供普惠的全方位全國產化的算力支持。
那么,應用鯤鵬算力有什么意義?“可以為高校提供科研所需的國產化算力,為我省各學科的研發項目提供與發達省份同樣的算力條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還可以降低高科技企業的研發門檻,助力企業迅速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產品。”萬勇說,數字經濟時代的大量科技研發往往需要海量的算力支撐,但高校和企業很難投入大量資金去建設自己的云計算中心。鯤鵬生態創新中心300多臺服務器,可以提供鯤鵬通用計算、超算、云存儲、視頻監控等多方面的資源,為龍江科技創新和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動能。
構建國產云底座、支撐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只是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功能之一。作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為公司)在全國布局的第24個、我省首個鯤鵬生態基地項目,該中心還將在適配認證、創新孵化、生態拓展、人才培養、成立創新生態聯盟及產業研究院6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早在2021年,由華為公司派來的技術支持團隊已經投入工作狀態。2021年7月份,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開設了相關根技術的課程,做國產化根技術人才的培養,目前共完成了63門課程體系的開發和授課,1.4萬多名學生參與了課程學習,出版教材11部,多名師生獲得華為“智能基座”助教金和獎學金。
今年9月,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還承辦了2022鯤鵬應用創新大賽(黑龍江賽區),并選拔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工程北米”創新創業團隊參加全國鯤鵬應用創新大賽。在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算力和專家支持下,該團隊從2000多支參賽隊伍中殺出重圍,奪得金獎。
萬勇說,鯤鵬生態創新中心依托哈爾濱新區構建鯤鵬產業和生態,將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合作伙伴提供的多樣化行業解決方案進行優化和重組,并將逐步在全省13個地市建設分部,而且在每個地市,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都會優先與當地的特色產業相結合,與當地政府一起將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能力與服務發揮好,推動當地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
萬勇告訴記者,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即將掛牌,希望能將邀請來的企業更多的留下來、落戶龍江,助力龍江數字經濟開辟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