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黨章規定和黨中央統一部署,全國38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了2296名黨的二十大代表。黨的二十大代表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具有先進性和廣泛代表性,是經各級黨組織逐級遴選產生,肩負著9600多萬名黨員、490多萬基層黨組織的重托,凝聚著全黨的意志,承載著人民的期望,將光榮地出席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們中有很多是來自生產和工作第一線、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黨員。
今起,本報開設“二十大代表風采”欄目,報道來自我省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的先進模范事跡,弘揚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范。
□閆捍江 本報記者 張磊
“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心情十分激動。帶著全鎮百姓的期待與愿望參加盛會,我倍感榮幸與自豪。”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作為黨代表,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鎮黨委書記文竹對大會充滿期待。
文竹是一名扎根基層的大學生村官。2013年大學畢業后,文竹懷揣著奉獻邊疆、建設家鄉的夢想,主動擔當作為,打造流動黨員驛站品牌,帶領百姓增收致富。
黑龍江源頭洛古河,洛古河村距漠河城90多公里,離北極鎮政府也要50多公里,交通閉塞。遇到大雪封山,村子便與世隔絕,全村只有47戶人家,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
在這個最初工作的地方,文竹迎著邊陲的風雨成長,用微信上黨課、用大喇叭讀黨章、聯合駐地部隊組建文藝宣傳隊、幫助村民注冊成立游艇公司擴大經營規模、教村民接網上訂單拓寬經營渠道,旅游經濟做得有聲有色……她用一個個并不起眼的“小點子”,把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能帶進了大山最深處、種進了村民心坎上。洛古河村從軟弱渙散村轉化為省級文明村、戍邊為民模范村。
北極鎮下轄洛古河村、北極村、北紅村三個沿江村。去年汛情期間,黑龍江上游汛情告急,時任鎮長的文竹以汛為令,第一時間與干部下村包片,頂風冒雨把黑龍江沿江各村全部走遍,與黨員干部帶領村民一起抗洪救災、共渡難關。北紅村田婆婆家里被大水漫灌了,洪水退后,留下一地的淤泥,看著滿地狼藉,八十多歲的田婆婆犯了難,沒想到還沒等到求助,文竹已經組織黨員志愿者趕赴受災現場,幫助清理環境。大娘感動得哭了,拉著她的手說:“真是比我的親閨女還親啊。”
汛情過后,他們積極復工復產排內澇,進行村里環境衛生再整治,統計村民受災情況,恢復洪水損壞的設施。
“小驛站,大堡壘”。在北極村繁華地帶的流動黨員驛站,是游客主動表明黨員身份,進行登記、簽名,重溫入黨誓詞的地方。這個叫響全國的黨建紅色品牌,每天都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和流動黨員前來“打卡充電”。“黨員驛站已完成了第五次升級改造,今年累計登記外來黨員報到15752條。”文竹說。
2021年9月,文竹當選北極鎮黨委書記。“別看小文年輕,但還真能干點事!”北極鎮干部群眾評價文竹說。
上任伊始,文竹開啟了創品牌、發展鄉村經濟的大膽嘗試,5個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落地,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她謀劃開辦蛋雞養殖場,種植寒地玫瑰,帶動12名脫貧戶就業,自產的新鮮雞蛋、寒地玫瑰等產品供不應求。為民宿轉型經營提供思路,通過樣板間示范改造、“廁所革命”、基礎設施升級,以往客流很少的傳統“家庭賓館”,變成一床難求的“精品民宿”。農民靠旅游經濟收入翻了兩番,人均收入達3.17萬元。2021年末,北極鎮三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20萬元以上,比往年翻了一番。
“此刻正值秋收時節,今年的糧食有望大獲豐收,擴種的1000畝耕地收獲了340噸大豆,同比增長67%;今年我們謀劃了冷飲廠、啤酒廠等多個產業項目,獨具冰雪風情與清爽怡人口感的北極品牌馬上就要跟顧客見面了。”文竹說,今年的‘巾幗小菜園’項目,有效地改善了村內生活環境和旅游環境;不斷豐富的“景區黨建聯合體”,共同筑牢邊境黨建堡壘;豐富紅色元素,規劃建設新的旅游景區景點,今年吸引了全國各地13萬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文竹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各項工作,真正讓百姓足不出戶就能掙錢,為鄉村振興按下加速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