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木斯高鐵站一列列高鐵動車整裝待發。

東北銀行錢幣展覽館開館儀式。

大商集團佳木斯新瑪特購物廣場。

知青廣場標志性雕塑拓荒牛。

特色美食街區——春光巷。

佳木斯市“相聚華夏東極 共謀合作發展”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第六小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哈電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高標準推進城區建設,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
□肖武民 馬菁菁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大泳 劉億服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掠過秀麗的四豐山,燦爛的朝霞灑向奔騰的松花江,一列列動車高鐵載著光陰的故事飛馳而過,見證了這片土地的前塵過往。在方圓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8.1萬人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祥和的生活。這里就是佳木斯市的中心城區——前進區。
全面加快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是省委的期望要求,更是責任使命。作為佳木斯的中心城區,前進區獨特的地理優勢,賦予了它交通樞紐、科教文衛、金融商貿中心的重要地位。近年來,前進區緊緊圍繞“北部大提升、南部大發展”的戰略目標,依托佳木斯火車站、客運樞紐站位居城區中心的優勢,搶抓高鐵商圈建設、城市南拓、農墾改革三大新機遇,進一步發揮“一軸兩翼三帶”產業規模集聚效應。
前進區要緊緊圍繞佳木斯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全力建設“六區”,集中打造“八中心”,深入推進“十項重點任務”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時刻保持真抓實干的作風、擔當作為的銳氣、久久為功的韌勁,把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與落實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發展規劃和發展思路,一路向前、與時俱進,錨定高品質轉型升級示范區發展新航向,奮力譜寫現代化前進區“一區五地”建設新篇章,為佳木斯全面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貢獻前進力量。
充分發揮優勢動能
打造高品質轉型升級示范區
城市道路更完善。歷時三年連通和平街與勝利路,使知青廣場拓荒牛、火車站與水源山眺望閣遙遙相望,成為貫穿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激活歷史文脈的“中軸線”。雙合路、中華路等一批重點道路工程竣工通車,城市路網更加暢通。精心打造10條“美麗生態文明”示范街路和10個“美麗文明宜居”示范小區,居民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城市功能更完備。全面實施城區功能提檔升級,新建維修巷道38條,完成19個老舊小區267棟樓房改造,惠民16120戶,群眾生活居住環境大幅改善,順和小區、永安小區等3個點位被確定為全省舊改現場會觀摩現場,全省七個參觀點前進區獨占三個,成為最大亮點。春光巷美食街區入選全國34個中國城市更新地圖代表項目,精心設計的“爆點”場景已成網紅打卡地。
城市管理更精細。高標準打造城市光彩工程,治理改造沿街店鋪牌匾廣告174棟1336處;深入開展環境整治、“清十亂”“亮劍護河”等專項行動,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
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打造經濟開放要地
全面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離不開產業的有力支撐,前進區依托我國特種電機龍頭企業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產業優勢,壯大盛安民爆、防爆電機、中唯實業等7家規模以上企業,南山壹公館、萬里云醫療、愛爾眼科、立人教育、青年電商聯合等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落地。
隨著總部經濟、平臺經濟迅猛崛起,佳木斯大學創新創意科技企業孵化園、食品產業園、醫療科技產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做大做強,61家企業強勢入駐,助力特色化、高端化、關聯化的園區產業矩陣加速形成,推動優勢資源向優勢產能的美麗蝶變。
2021年,在佳木斯市央企合作簽約活動上,哈電集團、星網集團、中國郵政等3家央企與前進區簽署合作協議,其中投資2.8億元的佳電股份主氦風機項目是我國“十一五”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重大專項的重要內容,是國際領先、自主研發、市場廣闊的最新一代核電技術的核心裝備,并列入2022年全省重點項目。全區目前列入市級重點項目20個、總投資27.95億元,項目開復工率100%。
總部經濟聚焦效應
打造金融商貿重地
前進區共有人民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85家銀行和保險、證券機構形成金融商圈;海天大酒店、江天賓館等1800余家大型酒店、賓館鱗次櫛比;大商新瑪特、紅博地下商業街等2370余家商貿企業盡顯繁榮,占據佳木斯70%市場份額的通訊、五金、醫藥、汽配等專業市場星羅棋布,共同成就資源富集的商貿核心區。
抓住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培育高鐵站周邊、新瑪特商圈等商貿核心區,推進金融商貿中心建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建立金融企業孵化基地,華泰保險、星恒保險落地運營,中原保險、民生銀行、廣發銀行、中信銀行、安糧期貨等6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或合作洽談。打造以高端服務業為標志的總部經濟、樓宇經濟、中介服務、信息服務的集聚區,建設區域高端商貿、商務、商住服務中心,金融、稅收、保險、期貨等金融服務平臺不斷增加完善,商貿結構實現轉型升級,城市開放度和活躍度大幅提升。
全面做強核心競爭
打造教育文旅高地
教育強區始終是前進區的發展理念,區域內有佳木斯大學、省中醫藥大學等5所大中專院校和第二中學、第五中學、第六小學、第十一小學等13所中小學校匯集優質教育。
前進區始終把最優質的資源留給教育,健全完善大教育集團辦學模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把“強教育”的優勢和招牌做大做優。發展更加優質更加均衡教育,建設第二十四小學、第六小學附屬幼兒園,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推行“陽光招生”“陽光分班”,探索建立小學校長、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打造本土教育品牌,保持區屬小學教育在全市的領先地位。
作為佳木斯市最早建政的主城區,前進區紅色底蘊深厚,是中共合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開發北大荒時期東北農墾總局和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司令部所在地,北大荒精神由此孕育發揚,成為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2021年恰逢建黨百年,前進區在東北銀行原址辟建了東北銀行錢幣展覽館,填補了黑龍江省紅色錢幣專業展覽館的空白。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打造創業創新基地
前進區以“走千企訪萬戶”為抓手,落實政策兌現閉環管理機制,幫助企業解決政策落地難、招工難、融資難等難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全要素保障工作專班作用,充分發揮服務保障功能,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嚴查重處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讓企業安心創業、放心干事。
隨著防爆電機研究所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發力度不斷加大,創新服務支撐平臺體系不斷完善;佳木斯大學國家級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做大做強,推動城區、校區、園區一體融合發展,科技成果轉化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效銜接,一批“前進創造”品牌脫穎而出。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8%以上。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園、食品加工產業園等園區建設,精準服務企業、大力招引項目,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全力以赴改善民生
打造宜居宜養福地
前進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施各類惠民工程87個,財政用于民生領域支出比重超過83%,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群眾。隨著脫貧攻堅圓滿收官,2020年,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196元,增長8.4%。累計投入7052萬元全面改造升級校園環境,順利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全力推進總投資1.02億元的3個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加快完善現代醫療衛生體系,提升“醫聯體”分級診療服務能力。高質量建成山水、糧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驛站),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已經成為前進區兜牢民生底線的不懈追求。
高標準推進城區建設,加強老舊小區和棚戶區、路橋管網改造,催生新的投資和消費需求。高水平建設生態家園,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高品質打造民生城區,用更多資源和力量補齊民生短板,讓居民物質生活更加殷實、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城市更有文明,發展更有溫度。
不斷超越、永遠向前是前進區與生俱來的傲人風骨,彎道超車、晉位爭先是前進人勇毅篤行的詩和遠方。接下來的五年,前進區將搶抓高鐵商圈建設、城市南拓、農墾改革三大機遇,實施“北部大提升、南部大發展”戰略,推進與佳南實驗農場“一體化融合發展”,高質量創建高品質轉型升級示范區,著力打造經濟開放要地、金融商貿重地、教育文旅高地、創業創新基地和宜居宜養福地,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前進建設新篇章,為全力建設“六區”,集中打造“八中心”,深入推進“十項重點任務”,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而接續奮斗。
本版圖片均由佳木斯市前進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