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付宇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益海嘉里金龍魚連續第八年參展,以“科技賦能全產業鏈,開創大健康產業新紀元”為主題,展示其在糧油食品領域的多項創新成果。其中,來自黑龍江區域的農業循環經濟與精深加工模式,成為本屆展會上備受關注的亮點。
作為我國農業大省,黑龍江物產富饒,農業資源得天獨厚。益海嘉里金龍魚自2006年在黑龍江建廠以來,已累計投資超百億元,先后在哈爾濱、佳木斯、密山、五常、方正、富錦、富裕等地建設了7個糧油加工基地,實現本土化生產,服務當地百姓,并助力“龍江產品”走向全國。
在進博會現場,益海嘉里金龍魚重點展示了以水稻循環經濟為核心的“6步鮮米精控技術”,該技術體系涵蓋“鮮割、鮮谷、鮮存、鮮碾、鮮裝、鮮食”六個環節,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新鮮度與營養價值。其中,“鮮割”環節在水稻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進行,有效減少田間損失,提高出米率。據企業介紹,若在黑龍江2000萬畝水稻中推廣該模式,可大幅提升產量。
此外,益海嘉里在黑龍江推動大豆精深加工,目前已建成兩家以高等級食用蛋白為主的工廠,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進博會不僅是產品展示的平臺,更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窗口。益海嘉里金龍魚通過科技賦能,將黑龍江的糧食資源轉化為更高價值的產品,既響應國家節糧減損政策,也為區域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路徑。”益海嘉里金龍魚黑龍江區域總經理吳志華表示,未來,企業將繼續深化在黑龍江的產業布局,推動糧食產業向綠色、循環、高值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