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爾伯特的草原上,菌香與活力交織。克爾臺鄉的現代化菌棚里,香菇綴滿菌棒;煙筒屯鎮的產業園區內,村民忙著采收猴頭菇、滑子蘑,一個個鮮嫩菌菇正從田間地頭走向全國市場,撐起縣域富民強村的“大產業”。
近年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立足資源稟賦,將食用菌產業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通過政策扶持、科技賦能、模式創新,推動產業從零散種植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邁進。今年,該縣專門召開食用菌產業發展推進會議,將其列為重點民生項目,在政策扶持、龍頭引領、服務配套等十大領域集中發力,構建“全縣一盤棋”的協同發展格局。

杜爾伯特的食用菌產業正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持續凸顯。克爾臺鄉扎朗格村的眾爍菌業,自2018年入駐以來,已發展成為集種植、示范、銷售于一體的標桿企業,掌握秸稈基質化利用、菌包智能化管控等核心技術,32棟現代化培植大棚年產出香菇250~300噸,年產值達160萬元。“在家門口上班,既能照顧家人,每月還有穩定工資,日子越來越紅火。”村民楊淑梅的心聲,道出了160名從業者的共同感受。
創新模式讓閑置資源煥發新生。黑龍江匯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盤活煙筒屯鎮南陽村閑置的16000平方米奶牛公寓,采用“企業+村集體+農戶”“企業+電商+農戶”等多元模式,發展猴頭菇、滑子蘑、露天木耳等多品種種植,通過訂單生產精準對接市場,產品直供吉林、遼寧、廣州、上海等地,成功分散市場風險,實現“種得好、賣得俏”。

產業良好發展增加就業崗位
數據見證產業成長:2024年全縣食用菌年產量達350噸,產值70萬元;預計2025年全年生產量將增至900噸,產值突破700萬元。如今,5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扎根縣域,小菌菇不僅成為生態循環的“轉換器”,更成為帶動群眾增收、激活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文/徐衛 記者 劉楠 李民峰 攝/劉志友 記者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