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幾代北大荒人在黑龍江墾區艱苦卓絕的開發建設中,用青春、汗水乃至鮮血與生命鑄就的不朽豐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黑龍江考察調研,多次就北大荒精神的傳承弘揚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新時代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北大荒集團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傳承弘揚紅色基因,讓北大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璀璨光芒,為深入實施“三大一航母”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能。

北大荒博物館內的浮雕墻。辛博攝
準確把握新時代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內涵
堅守北大荒永恒的精神高地
2022年4月,經報中央領導批準,北大荒精神基本內涵表述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勇于開拓、甘于奉獻”。這16個字,既是對北大荒開發創業歷史的高度凝練與概括,更是北大荒人的政治覺悟、意志品格、行為規范和工作作風的集中體現。
“自力更生”彰顯了北大荒人在困難時期自己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困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辦好的精神風貌。北大荒土地肥沃卻地處高寒,萬千墾荒人面對荊棘叢生、沼澤遍布、風雪肆虐、野獸成群的惡劣環境從未退卻。他們頂嚴寒、冒酷暑,在無生活設施、無技術設備、無資金投入、無經驗可借鑒的客觀條件下,堅持自己動手、生產自救,以最原始的生活和耕作方式,在荒無人煙、白雪皚皚的亙古荒原上開墾荒地,最終將北大荒建成“北大倉”,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如今,這一精神持續激勵人們直面各類挑戰,依靠自身努力與智慧破解難題、推動事業向前邁進。
“艱苦創業”彰顯了北大荒人面對極端艱苦的條件,戰天斗地、不怕困難、艱苦奮斗、忘我工作的政治擔當。新中國成立前,一批軍人奔赴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面對極端惡劣的生存條件,發起了“向地球開戰,向荒原要糧”的偉大壯舉,以軍人特有的敢闖敢拼敢試的豪邁氣概與舍我其誰的擔當,展現出地當床、天當被,與日月星辰為伴、戰天斗地的樂觀主義精神。艱苦創業的背后,是責任與擔當的深刻體現。北大荒人始終將“解決中國人的飯碗問題”作為職責使命,直面困難、以苦為樂、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最終改變山川地貌的原有模樣。北大荒是靠艱苦創業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創業發展壯大的,更是靠艱苦創業成就偉業的。如今,這一精神仍是激勵各行業奮斗進取、勇于拼搏的強大動力,時刻提醒人們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不懼困難、勇往直前。
“勇于開拓”彰顯了北大荒人敢于突破傳統、敢于創新、敢于探索未知領域,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意志品格。在漫長的開發建設進程中,北大荒人勇于打破舊傳統、舊框架,積極探索、敢闖敢試,通過改良新品種、創造新產品、創建新體制,加速發展步伐,實現從傳統拓荒到農業現代化、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次次飛躍,使北大荒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大糧倉”。一部北大荒的發展史,亦是一部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史,其背后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毅果敢與壯志情懷。在新時代,這種精神促使人們敢于打破常規思維,積極投身改革創新實踐,在各領域探尋新的發展機遇與突破方向,推動社會持續進步。
“甘于奉獻”彰顯了北大荒人為了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不計個人得失,默默付出、無私奉獻、顧全大局的崇高品質。北大荒人胸懷全局、甘于奉獻,不講條件、不計代價,用辛勤汗水、火熱青春乃至寶貴生命完成國家交付的各項任務。即便在最困難時期,他們寧可自己挨餓,也堅持節衣縮食,將最好的糧食交給國家、支援災區,用無私奉獻譜寫愛國主義頌歌。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武漢疫情,每一次重大危急時刻,北大荒都挺身而出,沖在前列,成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國家隊”。這種奉獻精神在新時代依然具有重要意義,激勵人們樹立正確價值觀,在工作與生活中以大局為重、舍小家為大家,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北大荒集團八五〇農場在王震將軍點燃北大荒第一把荒火舊址開展思政課教育。張海波攝
積極探索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的有效路徑
不斷增強北大荒精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最鮮明的榮譽特質,更是北大荒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新時代北大荒人緊握手中“接力棒”,樹牢“最好的弘揚就是踐行”的鮮明導向,堅定不移推動北大荒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深化內涵研究與闡釋,讓北大荒精神研究成果“用”起來。持續深化北大荒精神內涵挖掘與理論闡釋,推動研究成果向實踐效能轉化,成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將北大荒精神研究工作同步納入“十五五”發展規劃及年度重點工作,形成一批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指導價值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書籍。充分發揮北大荒精神研究會、老促會、關工委、黨校等組織效能,搭建專家庫平臺,多維度擴充研究力量。構建上下聯動交流格局,促進學術與工作深度交流,提升研究成果的實踐價值。
釋放紅色基因效能,讓北大荒精神資源“活”起來。紅色資源是北大荒精神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深度整合北大荒集團現有博物館、紀念館、場史館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規劃打造一批集教育培訓、研習游學、實踐轉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北大荒精神示范基地。推出一批重量級、標志性文化產品、文化地標,增強北大荒精神品牌效應。創作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紅色作品,展示紅色精神魅力。
創新宣傳方式,讓北大荒精神故事“傳”出去。北大荒精神鐫刻在紅色印記中,沉淀在豐富故事里。深入挖掘北大荒開發建設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以紅色故事喚醒集體記憶。引導各級媒體打造鮮活、有吸引力的媒體產品,不斷深化、拓展紅色故事的引導力、傳播力。培育選樹一批有重大影響力的先進典型,以榜樣力量激發廣大干部職工建功新時代、創造新業績。
強化思想教育,讓北大荒精神教育“熱”起來。教育是最好的傳承。將北大荒精神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重要任務,推動黨員干部學在日常、化作經常。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干部培訓、主題黨日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教育,擴大北大荒精神影響力。圍繞北大荒開發、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重大節點,以“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 爭做新時代北大荒人”為主線,常態化開展宣教活動,讓職工群眾在參與中接受紅色教育,賡續紅色血脈。
與時俱進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
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
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北大荒集團將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其視作凝心鑄魂的精神坐標、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立德樹人的重要教材、對外傳播的文化名片,激勵新時代北大荒人創造新的更大業績。
淬煉政治忠誠,扛起國企使命擔當。各級黨組織需將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結合,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為黨盡責。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墾區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北大荒在國家和全省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防安全等方面積極履職盡責,以實際行動彰顯國企的責任與擔當。
提振干事勁頭,破解改革發展難題。當前,北大荒集團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越是關鍵時期,越需要精神力量激勵前行。各級黨組織需將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與當前推進的各項工作有機結合,始終堅持“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聚焦糧食生產、辦社會職能移交、清收化債、問題整改等重點難點任務,敢于啃硬骨頭,善于闖難關。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推進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改革,鞏固集團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態勢,全力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砥礪過硬作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北大荒精神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優良作風。各級黨組織需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高起點高標準打造新時代黨建高地和清廉建設高地,推動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中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特別是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一嚴到底糾治“四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修復凈化墾區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厚植文化根基,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各級黨組織需將北大荒精神深度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全過程,作為全體黨員干部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和核心價值觀,以文化軟實力鍛造發展硬支撐。以踐行北大荒精神為核心,牢固樹立跳起摸高、創先爭優意識,強化以實干實績實效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大力弘揚“五細”要求和“三實”作風,形成爭相干事、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不斷擦亮黨員干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鮮明標識。
北大荒精神是一座永放光芒的精神豐碑。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的必然,相信北大荒精神必將以其獨特的魅力、耀眼的光芒,鼓舞我們把習近平總書記為北大荒擘畫的“三大一航母”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