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鑫 本報記者 賈紅路
走進伊春森工烏馬河林業局公司國家級苗圃,一片茁壯的刺五加苗在秋陽下挺立。技術人員手持智能終端,實時監測土壤墑情和生長情況。“萌發率和成活率穩定在95%以上,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泵缙载撠熑诵炜”虻脑捳Z中透著自豪。
近年來,伊春森工集團積極踐行“大食物觀”,以道地藥材刺五加林下改培為核心,深挖林海資源“富礦”,將“寒地龍藥”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產業勝勢,為林區轉型發展注入澎湃綠色動能。
經全面普查,伊春森工集團346萬公頃施業區內孕育著490種中藥材,其中刺五加、林下參、五味子等50余種重點藥材熠熠生輝,讓這片生態沃土宛如一座巨大的“中藥材寶庫”。如何讓這些“藏在深閨”的資源變成林下“綠色銀行”?伊春森工集團在規模種植、科技賦能、產銷對接、品牌建設、產品轉化等環節持續發力,逐步實現“寒地龍藥”種植標準化、產地道地化、產品優質化。在“寒地龍藥”產業的發展規劃中,把刺五加作為“當家品種”,因地制宜推行刺五加林下改培、生態種植、仿野生栽培等模式,截至目前,刺五加改培面積約90萬畝,占林下改培種植總面積近九成,成為集團“寒地龍藥”產業核心支柱。
各林業局公司立足自身優勢,在刺五加種植上各展所長。伊春森工烏馬河林業局公司與哈爾濱師范大學聯合成立“黑龍江省道地野生中藥材種質資源研究中心”,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廣鋸末覆料保濕技術,使刺五加種子萌發率提升30%,苗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2025年春季,刺五加全光種植達到300畝,成為我省刺五加全光種植基地。伊春森工湯旺河林業局公司則走出一條“仿野生”之路,通過與專業基地合作,引進優質種苗,采用近自然栽培模式?!拔覀兿裾疹櫤⒆右粯诱樟线@些藥材,3年生長期內絕不使用化肥農藥,從源頭保障刺五加品質與產量?!奔夹g員輕撫著葉片說。
暢通的銷售渠道是產業發展的“生命線”,伊春森工集團積極破局銷售渠道,深化產業合作,與黑龍江珍寶島藥業成功對接,雙方達成高于市場價的野生刺五加莖稈收購協議,短期內累計采收1354噸,實現創收900多萬元,伊春森工鐵力、上甘嶺、桃山、友好等林業局公司采收量均超百噸,成功實現職工致富與企業增收的“雙贏”目標。
以創新模式破解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命題,伊春森工集團創新推動的“林藥共生”循環經濟模式取得突破性進展。在伊春森工鐵力林業局公司10萬畝森林“大食物觀”示范帶,創新的“喬灌草”立體種植模式令人矚目。該模式以上層種植紅松、水曲柳等珍貴樹種,中層培育刺五加等道地藥材,地表栽培靈芝等珍稀菌類,形成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2025年,該公司已完成刺五加改培3萬畝、林下參種植1000畝的階段性目標?!斑@種‘喬灌草’三層結構,單位面積效益是純林的5倍。每年還能固碳釋氧,以林養藥、以藥促林。”負責人劉少文算起這筆生態賬很是滿意。依托種植示范帶,該公司還與國家林業干部管理學院、東北林業大學建立研學基地,接待學生和游客參觀和科普學習3萬多人次。
如何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雙贏?集團積極布局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各林業局公司交出精彩答卷。伊春森工雙豐林業局公司投資建設年加工能力50噸的藥食同源即食產品加工廠,開發刺五加嫩芽、嫩葉等系列產品,建立從原料到成品的嚴格質檢體系,實現從“資源培育”向“價值提升”的躍升。伊春森工新青林業局公司充分利用“寒地龍藥”資源,成功開發“新松林”系列生態茶,“見山五加紅袍”“丁香紅茶”“蒲公英根紅茶”成功入選黑龍江省九珍十八品,有效提升產業綜合效益和品牌影響力。
未來,伊春森工集團將聚焦規范化基地建設與精深加工,推動“寒地龍藥”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供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