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智博)2025年哈爾濱市“敬老月”活動期間,哈爾濱市養老領域迎來一項重要進展,哈爾濱樂活銀發經濟產業園區10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東北地區首家國家級銀發經濟產業示范區投入運營。
該園區位于哈爾濱新區核心地帶,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以構建“1+1+N”產業體系為核心戰略,即建設1個智慧養老中心、1個科技創新基地,并拓展覆蓋N個養老產業相關領域,重點突出科技賦能、多業協同與寒地特色。園區旨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培育區域經濟新增長點,為全國特別是嚴寒地區探索銀發經濟發展路徑提供“哈爾濱方案”與“龍江模式”。掛牌儀式上,八大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涵蓋全域化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足底光電步態分析儀產業化基地、生物與生命科技研發實驗中心、康養醫療設備展示體驗中心、人才培訓中心與老年大學、生物醫藥與適老食品研發中心等,覆蓋智慧養老、生物醫藥、專業培訓等銀發經濟核心環節,初步形成從技術研發到服務應用的完整閉環。
據介紹,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銀發經濟潛力日益凸顯。2024年國辦1號文明確提出了規劃布局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區的目標。截至2024年末,哈爾濱市戶籍老年人口已達271.4萬,占總人口的29.8%,老齡化形勢嚴峻。哈爾濱樂活銀發經濟產業園區的建立,是服務國家向北開放戰略、填補東北地區銀發經濟全產業鏈空白的重要舉措。園區制定了三階段發展藍圖,近期(2025—2027年)完成載體建設與資源集聚;中期(2028—2029年)推動產業升級,力爭產值突破30億元;遠期至2030年,構建全鏈條產業生態圈,目標總產值突破50億元,帶動就業超萬人,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寒地銀發經濟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