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獨家記憶”。

哈洽會盛迎八方客人。

世界“音樂之城”的律動。

世界最大冰雪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啤酒節上,哈爾濱被授予“中國啤酒之都”稱號。

深哈產業園入選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哈爾濱獲得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舉辦權。新華社記者 王騰攝

2023中國企業家太陽島年會思客對話。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本報資料片
□本報記者 李飛 馬智博 韓麗平
歲至隆冬,只待春歸。當時間的指針撥向2024年,向著春光趕路,冰城大地又聞號角響。
剛剛過去的2023年,對哈爾濱來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龍江視察,為全面振興明確戰略定位、擘畫宏偉藍圖、注入強大動力。
地區生產總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占比列全省第一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于全省0.5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增幅居副省級城市首位,其中對俄進出口總額增幅高于全省65.3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內資增幅高于全省5.3個百分點;躋身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榜,列東北地區之首;獲批全國首家航空裝備創新型產業集群;上市企業總量33戶,占全省82.5%;再獲亞冬會舉辦權,成為首個兩獲亞冬會舉辦權的中國城市;太平國際機場進出港旅客保持東北地區第一;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是上年的2.5倍、3.4倍,達歷史最好水平;連續7年位列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榮獲“中國啤酒之都”稱號;被評為優化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副省級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連續三年居全國先進行列;深哈產業園入選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獲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2023年,哈爾濱信心堅定、自強剛健,在加快建設“六個龍江”和“七大都市”過程中矢志奮斗、向上攀登,辦成一批可圈可點的好事喜事,在考驗、挑戰、收獲中走得更為堅定、更加有力、更有信心底氣。
凝心聚力 經濟穩步恢復向好
●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76.3億元,比上年增長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3.1億元、增長19.4%,稅收占比由2022年的74.5%提高到76.5%、列全省第一位。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84億元,增長8.6%、高于全省0.5個百分點。
●實現進出口總額495.3億元,增長27.7%、居副省級城市首位。其中,對俄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百億元,達117.9億元,增長78.8%、高于全省65.3個百分點。
●新簽約千萬元以上項目225個,實際利用內資1151.9億元,增長26.4%、高于全省5.3個百分點。
●52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69億元、增長18.9%,中航哈軸高端軸承等204個項目建成投產。
創新引領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新增重組4家全國重點實驗室,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科技大市場正式運營,凈增高新技術企業530戶、總量達2832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2%。
●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2.7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25個百分點。
●躋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榜,列東北地區之首。
●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87.7萬畝,糧食產量在災情影響下實現230億斤,獲省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七連優”。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655戶。
●24戶企業入選國家綠色制造名單,獲得國家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1.5億元資金支持。
●獲批全國首家航空裝備創新型產業集群。
●乘用車出口生產基地啟動建設,一汽哈輕恢復整車生產。
●航空航天、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0.4%、13.4%。
●新上市、掛牌3戶企業,上市企業總量33戶、占全省82.5%。
世界矚目 城市影響力顯著提升
●再獲亞冬會舉辦權,成為首個兩獲亞冬會舉辦權的中國城市。
●冰雪季熱潮迭起。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游客滿意為導向,優化服務工作機制,廣大市場主體以創新創意、優良服務創品牌、樹形象,千萬市民群眾自覺做形象代言人,以真誠熱情的暖心之舉促進哈爾濱火爆出圈。
●太平國際機場進出港旅客2080.5萬人次,保持東北地區第一。
●接待游客1.3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1692.5億元,分別是上年的2.5倍、3.4倍,達歷史最好水平。
●哈市連續7年位列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
●把每年8月6日定為“哈爾濱音樂日”。
●成功舉辦哈洽會、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國際馬拉松和首屆東北亞文博會、音博會。
●中央大街、中華巴洛克、太陽島風景區分別獲評全國示范步行街、旅游休閑街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榮獲“中國啤酒之都”稱號。
闊步前行 改革開放走向縱深
●國企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哈市國資委出資企業由14戶變為9戶。其中,整合文旅、冰雪資源組建的馬迭爾文旅投集團,為冰雪大世界火爆出圈發揮重要作用。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140余項服務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哈市被評為優化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副省級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連續三年居全國先進行列。
●新登記企業4.98萬戶,增長19.6%。
●實施“人才新政30條”,吸引省內高校畢業生4.3萬人在哈就業,創歷史新高。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企業許可無感續證”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
●聯合長春獲得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5億元資金支持。
●深哈產業園入選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提檔升級 城市環境煥然一新
●實施路橋建設82公里。
●總投資超百億元、全長66公里的三環路全線貫通。
●地鐵3號線老道外段通車運營。
●新建改造源網廠站45個、管網1400余公里。
●群力西、阿什河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
●新增集中供熱能力750余萬平方米。
●啟動創建紅旗大街、友誼東路等16條示范街路。
●PM2.5年平均濃度歷史最低。
●地表水水質優良率88%,為歷史最優。
●治理黑土侵蝕溝1555條。
●植樹8.3萬株,造林1.47萬畝。
真金白銀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克服財政緊平衡壓力,財政用于民生支出保持在80%以上。
●哈爾濱市人大專項監督的10個民生項目如期完成。
●軍地攜手、干群同心打贏抗災救災硬仗,設立3億元基金支持受災涉農主體復產擴產,19225戶受損房屋維修重建于10月20日前全部完工。
●12345民聲熱線接聽率、辦結率、滿意率均達99%以上。
●城鎮新增就業9.86萬人,為年計劃的118.8%。
●城區農村困難群眾冬季取暖補助標準由每戶200元提高到1110元。
●居民醫保報銷水平提前完成省“十四五”規劃目標。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1055萬平方米、15萬戶;建成棚改安置房1100套,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150套,完成城鄉危房整治2.7萬棟;兩年累計投入16億元供熱獎補資金。
●新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27所。
●獲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獲得國家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1億元資金支持。
●新建改造東直游園等公園游園26個。
●冰雪文化博物館建成開館。
●舉辦群眾性文體活動3400余場。